浪姐3中的港姐带娃从内地回港求学香港的国际教育究竟有何优势?

这几年她为了自己的前途,把工作重心放到了大陆,多次出现在内娱的综艺节目中。在2021年她甚至带着孩子们在上海定居,给两女儿报读了上海耀中国际学校。

上海耀中国际学校是国际学校第一梯队,吸引了很多明星子女入读,除了蔡少芬,还有吴尊的女儿吴欣怡还有儿子Max、王祖蓝的大女儿、陈小春应采儿的大儿子Jasper、郑希怡女儿、孙俪子女等。

明明上海国际学校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为什么还要带孩子们返港接受教育呢?香港的国际教育究竟有何优势呢?

今天,小编就从办学经验、教学成果、申请难度、学费压力、语言环境等多个维度,扒一扒香港国际教育。

香港共有78所国际学校,其中约三分之一是英国学校,有6所是美国学校,大部分国际学校开设IB国际文凭课程。

如鼎鼎大名的汉基、香港国际学校、新加坡国际、德瑞、英基、哈罗、圣保罗等,这些国际学校的知名度、公信力和世界认可度毋庸置疑,未来升学至英美名校更有优势。

英基国际学校、领事馆馆背景的国际学校、双语教学的国际学校,以及具有国际办学团体背景的国际学校。

英基学校协会于 1967 年根据政府条例成立,是香港最大规模的国际学校机构。学校原先对象为驻港外籍人士提供,而现时己有来自75个不同国家的 18,000 名学生,当中约 70% 学生的家长是香港永久居民。

英基学校协会于 1967 年根据政府条例成立,是香港最大规模的国际学校机构。学校原先对象为驻港外籍人士提供,而现时己有来自75个不同国家的 18,000 名学生,当中约 70% 学生的家长是香港永久居民。

英基学校提供国际文凭 (1B) 课程,多年诞生不少1B 状元。学校提供幼稚园至中学一条龙教育,属下有 22 间学校,包括 5 所幼稚园、9所小学、5 所中学、另有2所私营独立学校和 1所特殊学校。

德瑞国际学校、加拿大国际学校、新加坡国际学校这类有领事馆背景的国际学校,招收本地学生比例不超30%,持有该国护照的学生申请会被优先考虑。该类国际学校多开设国家和IB等课程,学费较高。

该类国际学校中英并重,注重双语教学。多设有幼稚园、小学及中学课程。债券持有人子女在申请时可获优先考虑,每间学校价券持有人的优先情况也有所不同。

哈罗香港国际学校、香港墨尔文国际学校以及史丹福美国学校,该类型国际学校由外引进,具国际办学团体背景,提供一条龙教育服务。

香港国际课程选择非常多元,来港求学的学生约来自40多个国家,学生能在校园和课外活动中与各国的老师和学生交流不同地区的文化,学会尊重各国文化,进而培养国际视野、批判性思维。

IB 课程;英式课程(IGCSE +A-Level的课程);美式教育(北美课程+AP); 加拿大课程 (安大略省课程+AP); 澳洲课程(HSC);新加坡课程;香港课程(DSE);德国学制。

受世界各地大学高度肯定,学生可报读世界各地大学。相比英国高考,IB课程更受美国大学欢迎,修读IB课程更能凸显顶尖学生能力。

课程科目多样化,无文科及理科的选科限制,学生可同时选修文科及理科科目。同样能够报读世界各地包括香港的大学。

采用启发式教育,课程十分重视讨论和发问,教学着重于批判性思考及全人教育。以升读美国大学为主。

香港实行加拿大学制的学校,高中课程大多会采用加拿大安大略省高中文凭(OSSD)。OSSD是世界最先进的中学课程之一,融合了英国和美国教育制度的优势,学生取得OSSD成绩后,等同于在安大略省成绩毕业+可选择升读加拿大大学或英国、澳洲全部大学以及美国绝大部份大学。

香港实行澳洲学制的学校在高中课程采用新南威尔士州的证书Higher Education HSC,等同于在新南威雨斯省中完成高中学习。毕业后可以申请澳洲任何大学以及众多海外大学。代表学校:香港澳洲国际学校

香港实行德国学制的学校,课程设置一般分为4大类:语言类、科学类、社会科学类,以及文体类。学生在入12年级或13年级之前,必须选修一门,其余3门课程必须为德语、数学和第二外语,至少修读7门学科。毕业生可以升学德国的学校或修读IB升读本地或者海外大学。代表学校:香港德瑞洲国际学校

着重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和数学能力。入读新加坡学制学校的学生在高中阶段会统一采用IB文凭课程。毕业后可以升读新加坡国立或私立大学或可选择修读IB课程升读本地或海外大学。代表学校:香港新加坡国际学校。

英文能力较差的小朋友,可先选择有英语强化课程(ESL)的学校。在众多学制之中,IB对英文能力的要求最高,需要写大量的论文,并加入分析,平时成绩也很重要。如果孩子英文能力一般,高年级才转IB就要慎重,如果是小学就可以考虑。

重视中文的家长可以选择让孩子在幼小先打好中文基础,高小再转读国际课程,或者选择中文程度比较好的国际学校,比如:保良局蔡继、弘立书院、新加坡国际学校。

担心国际学校学业轻松没压力,香港也有部分学术程度极高的国际学校,比如汉基、德瑞、哈罗、基督教国际学校、保良局蔡继有小学、弘立书院、新加坡国际学校等。

但这些学校的收生要求大多极高,而且压力十分大,学生本身的学术能力也要够高才可入读。家长在选择这些学校时,要留意小朋友的性格是否适合。

以IB学制学校为例,在2022年的全球最佳IB学校榜单中,香港是全球上榜学校数量最多的地区。

香港19所学校上榜,上榜学校数量全球第一,超过新加坡及英国。新加坡和英国分别有14所学校上榜,并列第二;

中国大陆地区没有IB学校入榜TOP10,排名均位列排行榜20名之外,但也有12所学校上榜全球百强。

香港入围TOP10的两所学校分别是排名第二的圣保罗男女中学,以及排名第八的拔萃男书院,两所均是香港直资中学。

其中,圣保罗男女中学可以说是香港的 “神校”。 虽然它是一所直资学校,但圣保罗男女中学每年的升学率和综合能力都高居香港榜首,碾压众多TOP级国际学校,因此它也成为不少豪门的首选。像李嘉诚的儿子李泽钜、李泽楷此前就曾在圣保罗男女中学就读。

“香港第一神校”香港德瑞国际学校成立于1969年,已有54年的历史。香港耀中成立于1932年,至今已有90年的历史。

“香港第一神校”香港德瑞国际学校成立于1969年,已有54年的历史。香港耀中成立于1932年,至今已有90年的历史。

上海国际学校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截止到2022年已经建立了136所国际学校,大部分老牌国际学校只有20-30的校龄。

深圳国际学校发展起步较晚,校龄最长的蛇口国际学校,也才成立34年,但到今年为止,深圳已有约77所国际化学校,在数量上和已经和香港差不多了,发展十分迅猛。但就质量上来说,还是香港更胜一筹!

香港国际学校毕业升读美国常春藤高校的比率,是吸引内地家长们为子女选择赴港就读的重要指标之一。

2022全球IB平均分31.98分,新加坡为37.49分,而香港IB平均分为38.36分,超过全球整整6.38分,比教育强国新加坡也要多2分。

香港共诞生93名45分状元,占了全球14.5%!即是在2022年每6个IB状元,就有一个是香港IB考生!

IB成绩的含金量非常高,深受海外学校的认可。如果IB分数超过42分,想要升读藤校或世界TOP20名校也不是什么难事。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的法律要求,入读香港的国际学校学生需为香港居民或者香港永久居民,或者拥有第三国身份(阿富汗、柬埔寨、古巴、老挝、朝鲜、尼泊尔、越南除外)。

一类是纯国际学校,纯国际学校10%的学位留给香港本地学生,30%留给东南亚地区学生,剩下大部分是留给美国、欧洲等国。

另外香港有些国际学校都会发行本金券、提名权、债券等,供家长以私人或公司名义购买,持有人可获得优先面试的资格。有“资金实力”的就比较容易进。

在香港申请国际学校最难的一关是面试,很多幼儿园也要面试,根据面试者语言背景,面试语言为英语、粤语和普通话。

此外,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在面试中是个亮点,面试老师会提问一些天马行空的问题,孩子充满想象力的回答则会帮助其在面试中脱颖而出。

在深圳,不同类型的国际学校有着不一样的入学门槛,像深圳的纯外籍国际学校是会有身份要求的,通常会要求父母一方和孩子都是外籍(或港澳台身份),一般的内地居民就需要先办理对应的身份,才能跨过心仪学校的门槛。

而想要进入顶尖的学校,门槛就很高。比如深国交,每年报考深圳国际交流学院学生近3000人,而最终录取名额仅有200多人,入学录取率压到了7%。

上海纯外籍国际学校对身份也有要求,不仅要求孩子,还要求父母有身份 ,这个条件就将双非港宝排除在外了。

据International Schools Database发布的亚洲国际学校学费最新排名,北京、上海占据了榜单前3名,而深圳排名第6,广州第7,香港则排名第16。据了解,香港国际学校学费一般在12-20万之间,以平均17万每年计算,从幼儿园至高中的学费大概在400万左右(包含特长班+游学+补习班+其它学习开销)。

在香港,学费最高的是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每年HKD39.6万(约合人民币35.3万)。其余优质名校大多要10万+。

上海比较好的国际学校学费都在20万以上。 一般双语比公立学校国际部要贵,纯外籍国际学校比双语国际学校学费要贵。上海最贵的国际学校是上海惠灵顿国际学校,学校12-13年级学费,每年36.5万。

在深圳国际学校占比最多的民办国际化学校则平均学费在20万-30万之间,部分学校学费不包含餐饮、住宿、课外活动等费用,零零散散加起来要30万左右一年。

但不少纯外籍国际学校,学费相对高昂,比如哈罗国际学校,高年级一年学费32万+10万的寄宿费,一年下来是42万左右。

因此,绝大多数上海和深圳的国际化学校学费是要超过香港的,加上香港国际学校的纯英文环境教学、国际化专业的师资质量、更接近外国的文化氛围,所以很多内地的家庭乐于送孩子前往香港国际学校就读。但是生活成本也是不小的开支,在选择时也要多方权衡。

根据International Schools Database记录,香港目前有75所国际学校,全英教学有60所,中英双语教学的有12所,其余分别属于英法教学、英德教学以及中英西三语教学。

不过香港很少有小语种课程学习,根据International Schools Database记录,香港目前仅有德瑞国际学校将英德二语同作教学语言。

因为香港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教育体系融合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教育的双重特色,同样年龄段的孩子,香港的孩子英语读写能力及口语方面明显要比内地的孩子要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