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话东李:人杰地灵 历史悠久

在李沧区城东侧有这样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它在黑龙江中路以东,青银高速公路以西,南临枣山路,北至中崂路,总占地面积2.2平方公里,青银高速公路和黑龙江中路从东西两侧纵穿而过,九水东路、深圳路贯穿全社区,它就是曾经的东李村,也是现在的东李社区。近些年来,由于城中村的改造,东李村昔日村落农舍发展成今日高楼林立,但东李村的风土民情仍在村民间世代相传,承载着东李人的情感和记忆。

据史料记载,东李村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古老历史。李姓先祖于明朝初年从云南乌撒卫移民到即墨县东漓村,在正统年间的(1436~1449年)又迁到此地安家落户。随后隋姓、王姓、毕姓、曲姓、崔姓、朱姓等从四面八方迁移而来,形成了以李、刘、崔等姓氏为主,多姓睦邻的自然村落。

由于坐落于李村以东,因而得名叫东李村。祖先们相依为命,和睦相处,同饮一河水,共垦一方田,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一年又一年辛勤劳作。朝夕于丘岭僻壤上,居住在蜿蜒河岸边,熬过岁月的蹉跎,饱尝生活的艰辛。

东李村不但人文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更是深蕴浓厚。村西的李村大集始兴于明代的1892年,到了清代愈加繁盛,逢农历的二、七日就是青岛人赶集的日子,李村大集不但对民间商贸流通提供了市场,更是城乡民间风俗特色的交易舞台。

在那列强环伺、战乱频仍、民族危亡的年代,东李人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经常吃了上顿愁下顿,穿着破衫没棉被,碰上灾年好似闯鬼门关。

因为东李村毗邻李村河,暴雨成灾必然引发河水泛滥,危及着人民生命和安全,摧残着房屋和农田。旱灾之年更是花稼枯槁,颗粒不长,家中无存粮,坡上无粮收,挖野菜、吃烂棉、扒下屋草当主饭。为了生计有的人外出讨饭,许多人被饥荒夺去了生命。不但自然灾害年年频发,战争侵袭更是不断,这真是天灾人祸旧岁月,时事多变东李村。

春雷一声震天响,盼来救星。1949年6月2日青岛正式解放,东李村人翻身做了主人,同年7月建立村政府,在上级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土地改革,贫下中农分的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住者有其房。

但贫困问题仍然困扰着东李村,在今年65岁居民刘光伟记忆中,五岁前的他一直都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那个时候太穷了,每天我都和兄弟姐妹去山上挖野菜当饭吃,没有油就只放盐和清水炖。”为了生计和繁衍,村民们面靠黄土背朝天,披星戴月勤耕作,疲惫不堪落炕息,用硬朗的双手开垦着田园,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庄稼。“1979年被列入蔬菜生产专业队,由原来的种粮为主,转变为种菜为主。由于年年超产,业绩突出,那时候起我们终于过上能吃饱的生活。”刘光伟说。

时光进入二十世纪70年代末,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像春雷催醒沉睡的大地,似东风吹拂了东李人的心田,新一代东李村决策人和领导者,把自身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变为财富,因地制宜定措失,不失时机抓开放。

早从1982年开始就引进国家和省市棉麻仓储任务,最后发展成为仓储、打包、出口在青岛的中转站。按照用户的需求,集体先后建造了20000多平方米的室内仓库,并增加了装卸、吊拉、运输专业队伍和机械设备,实施了仓储、运输、收发、消防、安全一条龙服务,仓储能力一年比一年增多,仅棉花一项年储运量高达23万多吨。“那时候去外地打工的村民都纷纷回到村子里。”刘光伟说。

仓储业的不断扩延,有效地拉动了全村工商企业的发展面粉厂、被服厂、物资公司、建筑公司、大酒店、农贸市场等相继诞生,全村的工商注册企业由过去的七八家猛增到40多家。1990年实现总收入2200多万元,人均分配达到1450元。

随着人口的快速繁衍和日子的不断好转,东李人居住条件也随着时代的嬗变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村民是以旧址翻新,就近建房为主,保留着青砖乱石、土墙草坯、门板纸窗、一院一户传统的居住模式。“那时候街巷狭窄、凹凸不平,雨天街道泥泞,风天沙土飞扬。”刘光伟回忆说。

从农业合作化时期,村民开始向政府申请新宅基,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社员们纷纷到村外,四周建造新瓦房,从1986年到1993年,利用8年的时间由村统一规划,自己实施兴建,在村南顶子上相继建造670余幢别墅小楼,总投资达2000多万元,使70%的村民告别了低矮的平房,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楼房,成为全区乃至全市的一个新亮点。此后,东李村旧村2005年开始改造后建成东李新苑小区,共有36栋楼座,总建筑面积153210.60平方米,住户1804户,停车位856个。

一切的过去都孕育着现在,一切的现在都蕴蓄着将来。跨入新的世纪,东李人将按照拓展空间布局,盘活资产存量,优化产业结构,做大东李商圈,加速经济发展这一战略目标,着力突破经济增长方式,突破社区新形象,突破和谐社会构建。一个文明和谐、繁荣、富强的新东李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